第32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带着全家搬到别院,将州牧府让给张祯和吕布。
  晚上,找来三个儿子及蔡瑁、蒯良、蒯越等人商议。
  “我观神悦不会长留荆州,大约效冀州事,设州将军、知州、刺史等,我欲举荐贤才,诸位以为如何?”
  蔡瑁、蒯良、蒯越等神情微动,眼中露出喜色。
  刘表举荐的贤才,必然出自他们中间。
  刚要说此事大善,就听三郎君刘修怔怔道,“可是,神悦已经定了州将军、知州的人选。”
  刘表:“......什么时候定的?”
  蔡瑁:“是谁?”
  刘琦:“你怎知道?”
  刘修一一回答,“前天晚上。知州是刘备,州将军是关羽。”
  最后看向长兄刘琦,“我知道,是因为神悦主动提起。”
  刘琦急问,“她怎会主动跟你提这事儿?”
  刘修腼腆地摸了把头发,“不知。当时我找她鉴赏汉寿赋,她忽然说起。”
  刘表伸手敲他头,叹道,“这么大的事,你现在才说?!”
  张神悦心有七窍,定是早就预料到他想荐人,因而想通过刘修告诉他,州将军、知州就不用提了,能提的只有刺史。
  偏这儿子太蠢,直到现在才说。
  也还好他说了,否则明日自己贸然提起,又被拒绝,多尴尬。
  倒也不怎么遗憾,这是他想为荆州士族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做不成,也就算了。
  荆州士族帮过他,也害过他,两相扯平。
  可这刺史,该推荐谁呢?
  刘表的目光从蔡瑁、蒯良、蒯越脸上滑过,一时难以决定。
  还疑惑另一件事情。
  那刘备文不成武不就,凭什么入了张神悦的眼?
  ——
  同一时间,吕布也在问张祯,“为何是刘备?”
  张祯反问,“大将军觉得不妥么?”
  吕布沉吟道,“也不是不妥,只是便宜了那大耳儿!”
  关羽为荆州将军,他是一万个放心。
  可那大耳儿,什么都没做,白捡一州主官!
  是,他是发了檄文,但发檄文的英雄不只他一个!
  怎么就轮到他?
  凭他姓刘?
  刘表也姓刘呢!
  张祯笑笑,安抚道,“大将军,刘皇叔是可以信任的。”
  说来也怪,吕凤仙和刘备历史中的那些爱恨情仇,并没有发生,他也没有那一世的记忆,但不知为何,就是看刘备不顺眼。
  在关于刘备的事情上,总想着挑刺。
  吕布轻蔑地道,“呵,谅他也不敢生事!”
  耳朵那么大,手臂那么长,丑死了。
  若敢作乱,他会让他知道自个儿有几斤几两。
  张祯嗔道,“大将军!”
  吕布:“好好好,放心!你定的人,我绝不拆台!”
  次日刘表来见张祯,举荐潘濬为荆州刺史。
  张祯面露惊异,“潘濬?”
  她还以为,刘表举荐的人会是蔡瑁或蒯良、蒯越呢。
  刘表笑得淡然,“承明为人端正,嫉恶如仇,刚直不阿,正适合刺史之职!”
  其实,他想荐的本来也是那三人中的一个。
  但长子刘琦提醒了他,蒯家最先勾结陈登,蔡家部曲是刺客,举荐这两家的人,是故意给张神悦添堵么?
  听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人老了,考虑事情就有些不周到,加上这几日张神悦对他甚为礼敬,就忘了她的杀伐手段。
  随即想起了潘濬。
  不是跟潘濬有多好,而是潘濬来自汉寿。
  张祯也在脑海中飞快搜索潘濬的事迹,前期不太出名,跟过刘备,之后投了孙权,是东吴的社稷之臣。
  与关羽不合,是他身上的一大标签。
  对了,他还有个厉害的表哥!
  “敢问皇伯父,你此番举荐潘濬,他自己知道么?”
  刘表:“事还未成,并未告知。”
  张祯笑道,“好!”
  刘表:“神悦这是应了?”
  张祯摇头,“不,多谢皇伯父举荐贤才!潘濬有位姨兄蒋琬,皇伯父可知?”
  蒋琬蒋公琰,乃蜀汉重臣,深受诸葛亮赏识。
  诸葛亮曾密表后主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刘禅很听话,诸葛亮仙逝之后,果真任命蒋琬为丞相,稳住了惶恐中的蜀汉朝堂。
  后又晋升为大将军、大司马。
  他也想讨伐曹魏,但和诸葛亮出兵秦川不同,他打算沿汉水、沔水东下,袭击曹魏的魏兴、上庸二郡。
  正造着舟船,忽然旧疾复发,壮志难酬。
  最后的结局,和诸葛亮一样,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表思索了片刻,道,“仿佛听过。”
  心里对张祯又多一层忌惮。
  她远在长安,竟对江南名士这般了解。
  张祯殷切道,“皇伯父,改为举荐蒋琬如何?他当了刺史,也会照拂自家表弟,潘濬前程无忧。”
  蒋琬还有另一个表弟刘敏,是蜀汉后期大将。
  她都这么说了,刘表能如何?
  只得道,“既如此,我便举荐蒋琬!”
  心里暗道蒋琬这是祖坟冒青烟了,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岂不乐哉。
  ——
  蒋琬祖籍零陵湘乡,但他此时不在老家,就在襄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