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边说边看向朝中大臣。
  长公主耶,哪个女孩心里没个公主梦?当一当也无妨。
  反正不管当什么,她都是张祯。
  多个马甲也没什么坏处。
  况且,神仙弟子她都当得,长公主自然也当得。
  但如果因此事与公卿们起冲突,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他们都说不过她,可好钢也得用在刀刃上。
  为个公主之名,不值得。
  她也笃定公卿们不会同意,尤其是宗正寺那一票。
  谁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她目之所及,所有人都是含笑点头,仿佛一个异姓女成为大汉长公主很正常。
  宗正更是一脸欣慰。
  ......不是,你们都转性了么?怎地这般通情达理?不是应该以死相谏,请小皇帝收回诏书么?
  张祯会这么疑惑,只能说她对东汉末年的政治残酷性还不够了解。
  经历过宦官乱政、外戚当道、董卓肆虐的公卿们,对权臣的要求很低,只要不当面训斥小皇帝,都能算忠臣。
  当个长公主算什么?
  立为皇后才需要引起警惕呢!
  何况人家还有这么大的功劳!
  “陛下,臣以为不妥!”
  忽有人出言反对。
  张祯不用转头,就知道说话的是吕布。
  ......这厮什么意思?为何阻我好事儿?
  刘协:“何处不妥?”
  他也没预料到,第一个反对的竟然会是吕布。
  吕布一本正经地道,“长公主之爵,位同亲王。可陛下又加神悦为忠义侯,岂不是降低了长公主的格调?”
  刘协:“......以爱卿之见,该当如何?”
  吕布朗声道,“不如直接封王!”
  他的心上人是大汉诸侯王,光是想想,他就,他就激动得不行了。
  这神来之语,令公卿们脸色大变,纷纷劝阻。
  “不可!”
  “不妥!”
  “大将军慎言!”
  刘协一抬手,压下众人的声音,稳稳地道,“爱卿忘了么?我朝祖训,异姓不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吕布张了张口,他还真给忘了。
  张祯见他又要说话,赶紧接诏谢恩。
  不得不说,吕凤仙这无拘无束的思路,她还是佩服的。
  第215章 盛世安宁,长盛久安
  “这才过去多久,京中气象完全变了。”
  士孙瑞叹道。
  这是王家一处静室,他与王允盘腿坐在炕上,边对弈边闲谈。
  王允听得出他的一语双关,淡淡道,“气象变了,也未必是坏事。”
  士孙瑞下了一子,“我只怕变得太快,好事也办坏。”
  王允莞尔,“君荣可曾听过杞人忧天?”
  士孙瑞:“......你对他们,真有这么大信心?”
  王允不答,反问道,“此次神悦晋封为侯,朝野可有非议?”
  士孙瑞怔了怔,“并无。”
  为何要有非议?以张祯之功,封个侯爵并不为过。
  王允一笑,“就在年初,还有人认为她身为女子,不该上朝呢。”
  如今却连封侯都觉得理所当然了,半句闲言也无。
  诚然,汉室有过女侯。
  但有过,并不代表容易获封。
  而且她还有实权,不是只有空头爵位,这就很难得。
  士孙瑞:“......此一时,彼一时也。”
  那时候,谁敢想她能扳倒袁绍?
  忽然忆起,以女子之身质疑张祯的,正是袁绍、袁术派来的使者。
  眼下袁绍已经倒了,袁术呢?
  还能蹦跶多久?
  王允:“正因此一时彼一时,我才放心啊!”
  吕布和张神悦,用扳倒袁绍,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又用遥领冀州,证明了他们的忠心。
  以前话说得再好听、道理讲得再透彻,都不如这一次的实际行动让他动容。
  他承认,自己还是看轻了吕布和张神悦。
  这二人,或许真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士孙瑞沉默着走了几步棋,又忍不住道,“子师兄,冀州、幽州、关中等地的庶民,呼她为火炕娘娘。”
  王允拍拍温热的炕面,笑道,“此物甚好。”
  别说庶民,他都想叫她一声火炕娘娘了。
  他对她唯一的意见,是为何不早点让火炕现世。
  这物件实在太舒适。
  士孙瑞凑过去,压低声音道,“张角之祸,还未远呐!”
  火炕娘娘,与大贤良师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允吃惊地看了他数息,忽然拍桌大笑,几近失态。
  士孙瑞:“......子师兄觉得可笑?”
  王允边笑边点头,“可笑,可笑极了!”
  张角什么人物,也配和神悦相提并论。
  笑了好一会儿,才道,“君荣啊,你不该担忧神悦会变成张角,该担忧的是......”
  士孙瑞追问,“是什么?”
  王允:“是她变成王莽。”
  都走到这个位置了还学张角?学王莽不是更方便?
  士孙瑞:“......确实!”
  王允微笑,“但事实上,这一点也不用担忧。”
  士孙瑞:“为何?”
  王允意味深长地道,“因为,她没有当皇后。”
  虽然他阻止了皇帝立张祯为皇后,但如果张祯有意,他根本阻止不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