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吕布想留他们,刘协也想留他们,然而刘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先回高唐。
  他留在京城,真的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皇帝侄儿的期许,他达不到。
  ——手里只那么点兵,怎么跟吕布抗衡?
  吕布的期许,他也达不到。
  ——以皇叔之身沦为吕奉先部将,过不了自己那一关,皇帝侄儿也不会高兴。
  他还是想先在外面搏一搏。
  但不是以原来的身份,刘协晋升他为前将军、清河国相。
  若运筹得当,未尝不能在袁绍与公孙瓒之间谋得基业。
  “此番进京,得神悦相助良多,某不胜感激!”
  刘备郑重拱手。
  进京之前,他真的没想过会与浮云道长成为至交。
  张祯:“皇叔言重了!”
  顿了顿,又道,“皇叔鸿隐凤伏,不必焦虑,待来日时机成熟,必然风生水起,名震四野!”
  建立蜀汉是不必想了,她不会容许那种事情发生。
  但汉室之中,也大有可为!
  刘备的名声在后世呈两极化,前些年都夸他仁义,近几年却说他是伪君子。
  张祯也曾跟风骂他虚伪,觉得自己看透了他的真面目。
  后来爷爷问了她几个问题。
  其一,如果有一个人,与他同时代的朋友、同事、下属、兄弟、敌人等等,几乎都认为他仁义,历代史学家也对其极为推崇,那么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人们,凭什么判断他虚伪呢?
  其二,曹操与刘备争夺荆州,刘备打不过他,准备逃跑,竟有十多万百姓背井离乡跟着他跑,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其三,假如你穿越三国,假如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是更愿意遇上刘备,还是更愿意遇上曹操或孙权?
  其四,凡事论迹不论心,刘备为了维护自己仁义的名声,做的也多是仁义之事,至于他心里究竟怎么想的,真的重要吗?
  张祯茅塞顿开。
  再一想,刘备奋斗终生,屡败屡战,最终创下蜀汉基业。
  这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也值得学习和赞扬。
  由此对他生出敬意,认为他佩得上“昭烈”这个谥号。
  刘备当然不知道后世对自己的评价。
  他虽然困顿许久,胸中豪气犹存,听得张祯此言,大笑数声,感慨道,“借神悦吉言!”
  张祯看向关羽,认真地道,“关二叔盖世豪杰,非池中之物,定有一日威震华夏!”
  关羽怔了怔,“......神悦过誉了!”
  威震华夏?!
  你可真敢说!
  谁给你的信心?
  ——应该不是我。
  张飞在一旁迫不及待地道,“我呢?”
  京中传闻,神悦善于相人。
  他倒要听听,她会怎么评他。
  张祯笑道,“张三叔忠毅威猛,能敌万人,自然也是当世名将,只不过......”
  张飞:“只不过什么?”
  张祯:“醉酒误事,且易伤身,三叔少喝些!”
  这可是良言,希望他能听进去一些。
  张飞:“......我也没喝多少!也不是总喝醉!”
  刘备拍拍他的肩,“三弟,神悦说得对!酒虽好,也不宜多喝!”
  张祯已走到赵云面前,“赵大哥骁勇无双,通透豁达,必将扬名天下!”
  赵云面带赧然,“神悦谬赞!”
  骁勇无双?
  他是大将军手下败将。
  神悦真会说话,难怪大家都喜欢她。
  最后,张祯走到诸葛亮身旁,微笑道,“孔明还无号,我送你一个如何?”
  诸葛亮:“求之不得!”
  金华殿之事,刘叔回来后描述得清清楚楚。
  他听完只有一个感觉,阿姐尽得留侯真传,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袁绍袁术还未正式下场,就先败了一局。
  对于势的运用,她已臻化境!
  张祯轻轻说出两个字,“卧龙!”
  诸葛亮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十二岁的诸葛亮,那也是诸葛亮!
  ——这可是凭一己之力,将“诸葛”这个姓氏提升到智慧象征的人物!有叫赛孟尝的,没人敢叫赛诸葛,最多叫小诸葛。
  古人与现代人不同,性情.早熟,十二岁的少年郎,有些都能成家立业了。
  何况这是诸葛亮。
  一个人的智慧,并不会突然增长,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然了,像她这样的穿越者除外。
  正史中,诸葛亮出山时二十七岁,但在那之前,他就得到了众多师长、同辈的认可,在当地很有名气。
  那他在十二岁的时候,会是一个普通少年郎吗?
  张祯觉得不是。
  诸葛亮的种种表现,也证明他从小就不普通。
  个子又高,虽然比她小,却比她还高几厘米。
  再加上前世的滤镜,她真的很难将他当成稚童,而是当成历史中的诸葛丞相去尊重。
  卧龙之号,就由她提前送给他吧。
  诸葛亮:“......卧龙?”
  这名号会不会太大了点?
  他压得住么?
  张祯心说别怀疑自己,你行你可以。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该说的话也说尽了。
  她退后几步,向众人拱手施礼,“此去山长水阔,诸位珍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