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刘协点头微笑,“朕知道。”
事实上,他现在晕晕乎乎的。
从看见满仓粮食开始,他就有点晕。
此前张祯说要为他种田,他不信,打的是与虎谋皮的主意。
后来张祯画了皇庄各处田地舆图给他,他有些感动,但还是不信她和吕布会给他很多粮食。
——能给几百甚至上千斤,他就谢天谢地了。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六万斤!
未央宫空旷多年的粮仓,今日终于装满一个了!
是,他知道皇庄大丰收,一共收了六十多万斤,只给他六万斤貌似有点少。
但他向来看得清形势。
若无吕布,若无张祯,谁给他这六万斤粮食呢?
三公九卿不会让他饿着,也不会帮他填未央宫的粮仓。
张祯发现小皇帝的笑容带着种迷蒙的梦幻感,不大理解。
笑道,“贫道那两万斤,便算做俸禄罢。贫道也要养三清观呢。”
张家当然愿意供养她和两个徒弟,但能自己挣口粮是好事儿。
刘协关切地道,“够么?若是不够,朕再给你些。”
张祯心说小皇帝还挺大方,“够了!”
正事说完,张祯就想告退,刘协让她稍等,亲自去内室捧出一个海棠雕漆黄梨木盒,“姐姐,给你。”
皇帝所赐,张祯不能不收。
她也早就想到过小皇帝可能会有赏赐。
接过盒子,做出诚惶诚恐的模样,“谢陛下赏。陛下,贫道非宗室女,当不得陛下这声姐姐。”
刘协诚挚地道,“在朕心里,你就是姐姐!”
他有过一个姐姐,封号万年,死于董卓乱政之时。
怎么死的,他不敢想,也不忍想。
张祯:“折煞贫道!”
心里嘀咕,又叫姐姐,怎么小皇帝像是要赖上她?
......或许是想找安全感吧。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万一他这边稳住她和吕凤仙,那边找上其他大臣来个衣带诏,他们可就被动了。
张祯从来不敢小看刘协的智商。
能活到寿终正寝的亡国之君,有几个是傻的?
——虽然她真心匡扶汉室,吕凤仙也在她的洗脑之下想当忠臣,可人心隔肚皮,刘协未必信任他们。
何况,她的匡扶汉室,可能和这个时代人们的理解有一点点误差。
刘协若明白她的真实意图,不一定感激她。
不过,既然此时刘协想认她当姐姐,她也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
再与刘协说话时,就少了些恭敬,多了些随意。
还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做足了好姐姐的样儿。
刘协显然很享受这种关心,她告辞时,红着眼圈舍不得,却也没有强留。
张祯知道自己在演,也知道小皇帝在演,可看着这满心依赖的小少年,竟然还是产生了一丝怜惜。
答应过几日再来看他,才在他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去。
到了自家马车上,张祯打开盒子,见是一顶太清鱼尾冠,镶嵌明珠美玉,极为昂贵。
略一思忖,先不回家,前往大将军府。
人呐,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灵,三个人能建三个群。
她、吕凤仙、小皇帝,刚好是三个人。
虽然她早已选定吕凤仙,但也存在被小皇帝拉拢的可能性。
宫中有吕凤仙安排的许多耳目,小皇帝送她如此珍贵的东西,那些耳目肯定会禀告,被他误会就不好了。
还不如她主动上报。
这厮很多疑,史上有载。
吕布正忙着,见张祯事无巨细都跟自己说,觉得她很贴心。
自从学会贴心这个词,他就常用在张祯身上。
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好物件,改日本将给你更好的。”
张祯感激地道,“多谢大将军!”
感觉自己有点像幼儿园的阿姨,哄完一个,又哄另一个,心累。
第83章 吾道不孤
未央宫中,张祯一走,就有人遮遮掩掩地来跟刘协嚼舌根。
“陛下,皇庄产粮六十多万斤,大将军与浮云道长却只进献六万斤!请治此二人欺君之罪!”
刘协温和地笑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爱卿家今年产粮几何,愿献多少予朕?”
那人噎住。
刘协冷笑一声,令那人下去。
当他是傻的?这么轻易就能利用?
呵呵!
有些人,看着不像忠臣,做的却全是忠臣的事,例如吕奉先。
有些人,看着像忠臣,却无忠君之举,例如朝堂诸公。
他年纪虽小,却不是蠢货,分得清谁更有利于自己。
——
华佗自从来到长安,便一直住在张家。
张家门第不高,也没有那些看不起人的臭毛病,华佗住得很舒适。
暗想也只有这样宽厚的人家,才能养出神悦那样的女郎君。
得知他要开医馆,张家老三张泊便自告奋勇帮他找铺子。
带着华佗满长安转悠,最后定在与张家隔了两条巷的清水街。
是一处临街的铺面,很大,可以隔出药房和诊室,后面带着个院子,方便华佗家眷入住。
房屋的主人要去冀州投亲,急于出售,张祯花了六万钱买下,落的是华佗的名字。
华佗也未推辞,只是另立了张契约,写明医馆营收所得,张祯六成,他四成。
事实上,他现在晕晕乎乎的。
从看见满仓粮食开始,他就有点晕。
此前张祯说要为他种田,他不信,打的是与虎谋皮的主意。
后来张祯画了皇庄各处田地舆图给他,他有些感动,但还是不信她和吕布会给他很多粮食。
——能给几百甚至上千斤,他就谢天谢地了。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六万斤!
未央宫空旷多年的粮仓,今日终于装满一个了!
是,他知道皇庄大丰收,一共收了六十多万斤,只给他六万斤貌似有点少。
但他向来看得清形势。
若无吕布,若无张祯,谁给他这六万斤粮食呢?
三公九卿不会让他饿着,也不会帮他填未央宫的粮仓。
张祯发现小皇帝的笑容带着种迷蒙的梦幻感,不大理解。
笑道,“贫道那两万斤,便算做俸禄罢。贫道也要养三清观呢。”
张家当然愿意供养她和两个徒弟,但能自己挣口粮是好事儿。
刘协关切地道,“够么?若是不够,朕再给你些。”
张祯心说小皇帝还挺大方,“够了!”
正事说完,张祯就想告退,刘协让她稍等,亲自去内室捧出一个海棠雕漆黄梨木盒,“姐姐,给你。”
皇帝所赐,张祯不能不收。
她也早就想到过小皇帝可能会有赏赐。
接过盒子,做出诚惶诚恐的模样,“谢陛下赏。陛下,贫道非宗室女,当不得陛下这声姐姐。”
刘协诚挚地道,“在朕心里,你就是姐姐!”
他有过一个姐姐,封号万年,死于董卓乱政之时。
怎么死的,他不敢想,也不忍想。
张祯:“折煞贫道!”
心里嘀咕,又叫姐姐,怎么小皇帝像是要赖上她?
......或许是想找安全感吧。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万一他这边稳住她和吕凤仙,那边找上其他大臣来个衣带诏,他们可就被动了。
张祯从来不敢小看刘协的智商。
能活到寿终正寝的亡国之君,有几个是傻的?
——虽然她真心匡扶汉室,吕凤仙也在她的洗脑之下想当忠臣,可人心隔肚皮,刘协未必信任他们。
何况,她的匡扶汉室,可能和这个时代人们的理解有一点点误差。
刘协若明白她的真实意图,不一定感激她。
不过,既然此时刘协想认她当姐姐,她也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
再与刘协说话时,就少了些恭敬,多了些随意。
还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做足了好姐姐的样儿。
刘协显然很享受这种关心,她告辞时,红着眼圈舍不得,却也没有强留。
张祯知道自己在演,也知道小皇帝在演,可看着这满心依赖的小少年,竟然还是产生了一丝怜惜。
答应过几日再来看他,才在他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去。
到了自家马车上,张祯打开盒子,见是一顶太清鱼尾冠,镶嵌明珠美玉,极为昂贵。
略一思忖,先不回家,前往大将军府。
人呐,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灵,三个人能建三个群。
她、吕凤仙、小皇帝,刚好是三个人。
虽然她早已选定吕凤仙,但也存在被小皇帝拉拢的可能性。
宫中有吕凤仙安排的许多耳目,小皇帝送她如此珍贵的东西,那些耳目肯定会禀告,被他误会就不好了。
还不如她主动上报。
这厮很多疑,史上有载。
吕布正忙着,见张祯事无巨细都跟自己说,觉得她很贴心。
自从学会贴心这个词,他就常用在张祯身上。
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好物件,改日本将给你更好的。”
张祯感激地道,“多谢大将军!”
感觉自己有点像幼儿园的阿姨,哄完一个,又哄另一个,心累。
第83章 吾道不孤
未央宫中,张祯一走,就有人遮遮掩掩地来跟刘协嚼舌根。
“陛下,皇庄产粮六十多万斤,大将军与浮云道长却只进献六万斤!请治此二人欺君之罪!”
刘协温和地笑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爱卿家今年产粮几何,愿献多少予朕?”
那人噎住。
刘协冷笑一声,令那人下去。
当他是傻的?这么轻易就能利用?
呵呵!
有些人,看着不像忠臣,做的却全是忠臣的事,例如吕奉先。
有些人,看着像忠臣,却无忠君之举,例如朝堂诸公。
他年纪虽小,却不是蠢货,分得清谁更有利于自己。
——
华佗自从来到长安,便一直住在张家。
张家门第不高,也没有那些看不起人的臭毛病,华佗住得很舒适。
暗想也只有这样宽厚的人家,才能养出神悦那样的女郎君。
得知他要开医馆,张家老三张泊便自告奋勇帮他找铺子。
带着华佗满长安转悠,最后定在与张家隔了两条巷的清水街。
是一处临街的铺面,很大,可以隔出药房和诊室,后面带着个院子,方便华佗家眷入住。
房屋的主人要去冀州投亲,急于出售,张祯花了六万钱买下,落的是华佗的名字。
华佗也未推辞,只是另立了张契约,写明医馆营收所得,张祯六成,他四成。